2025-10-15 13:38:38
智通财经APP获悉,天风证券发布研报称,锂电池出货量持续增长,长期增长依旧具备充足空间。锂电设备行业筑底回升,25/26年有望进入订单高峰。全球产业创新周期共振,国内固态电池投资规划超百亿。湿法→干法电极→全固态,生产环节&设备变化较大。固态电池设备高价值量,增厚锂电设备整体规模。自锂电上轮大规模扩产至今已有数年,在周期下行的几年时间中,众多锂电设备公司已与当初有了很多变化,该行将其分类为如下几个发展方向:跨界发展、平台化发展、品类增量。
天风证券主要观点如下:
β——锂电扩产周期资本开支重新上行
锂电池出货量持续增长,长期增长依旧具备充足空间。据高工产研行业报告,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至2025年有望增至1285GWh,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有望增至481GWh。2030年全球动力+储能电池有望达到5154GWh,约为2025年的3倍,其中动力电池有望达到3754GWh、储能电池有望达到1400GWh。
锂电设备行业筑底回升,25/26年有望进入订单高峰。根据宁德时代、高工产研行业报告等数据,该行测算25E/26E/27E全球锂电设备行业规模有望达到497/810/832亿元,同比+12%/+63%/+3%,远期有望维持在每年800-900亿元级别,预计25-27年复合增速达29%、25-30年复合增速达13%。国内头部锂电厂资本开支24Q4资本开支增速转正,合计达到167亿元/同比+4%;25Q12保持167亿元,同比增速扩大至57%。宁德时代25H1产能利用率已达90%。
β——固态电池创新周期有望加速落地
全球产业创新周期共振,国内固态电池投资规划超百亿。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,24年开始固态电池陆续由样品进入试验线,25-26年将主要为试验线,2027年开始将转入量产。从量产节奏来看,SolidPower规划于26年量产、有望成为最早进入量产阶段;其次为广汽、清陶、比亚迪、三星SDI、丰田、辉能、宁德时代、卫蓝等预计于27年进入量产。据我们梳理,在不考虑头部企业情况下,国内固态电池已形成超75GWh产能规划、超百亿投资;二线电池企业如国轩开启2GWh全固态量产线设计,欣旺达惠州为全固态预留10GWh产能;“新势力”企业源电新能源拟投资25亿建设5GWh全固态产能、德尔股份拟投资3亿建设1GWh产能并将扩至5GWh,欧阳明高团队/赛科动力拟投资30亿建设一期4GWh。
湿法→干法电极→全固态,生产环节&设备变化较大。具体而言,前段工艺设备变化较大,干法电极环节,关注纤维化&辊压&干法新设备;固态电解质环节亦可分为湿法&干法工艺,与电极制备工艺具相似性,增量环节主要在于转印;中段工艺,叠片+等静压+绝缘边框为代表的新生产工艺流程;后段工艺,高压化成分容+超声波检测为主要变化。此外,激光技术、超声技术在固态电池生产领域应用环节具备提升潜力。
固态电池设备高价值量,增厚锂电设备整体规模。固态电池设备作为新技术,该行认为中短期相较传统锂电设备价格存在新技术溢价,且未实现完全收敛量产,价值量较高。假设30年达5%渗透率/258GWh、传统液态2倍价值量下,测算26/28/30年锂电设备约838/1034/1180亿元,固态设备带来的增量市场规模约54/243/515亿元。
α——锂电设备企业的横向与纵向差异化发展
自锂电上轮大规模扩产至今已有数年,在周期下行的几年时间中,众多锂电设备公司已与当初有了很多变化,将其分类为如下几个发展方向:
【跨界发展】即拓展/收购智能装备之外的相关业务,如赢合科技拓展电子烟、先惠技术拓展锂电结构件、星云股份拓展机器人等。
【平台化发展】即拓展动力电池之外的智能装备领域,如先导智能平台化、利元亨拓展智能仓储、联赢激光拓展消费电池、骄成超声拓展半导体等。
【品类增量】单一设备→成套设备→解决方案→整线设备,如星云股份交付固态整线设备、先惠技术由装配段延伸干法电极设备、信宇人拓展至极片段设备、德龙激光多款激光设备导入、纳科诺尔辊压设备在固态电池领域可拓展更多应用等。